海水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多組分水溶液。由于其含鹽量非常高,不能直接使用,但目前主要采用兩種方法淡化海水,即蒸餾法和反滲透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海水淡化技術。
一、反滲透法(RO)
將海水加壓,使淡水透過滲透膜,阻斷鹽分的淡水化方法。反滲透主體設備主要由高壓泵、反滲透膜、能量回收三部分組成,無論是海水、苦鹽水,還是大型、中型、小型都能適應,是海水淡化技術20年來發展Z快的一個,除中東國家、美洲、亞洲、歐洲外大中生產規模裝置均以反滲透為首,也是我國目前的使用Z頻繁的方法。
二、多級閃蒸(MSF)
將加熱后的海水引入壓力較低的空間,由于環境壓力低于與受熱海水溫度相對應的飽和蒸氣壓,海水迅速部分氣化,產生蒸汽,冷凝成淡水。利用該原理,可以依次制作多個壓力階段性降低的閃蒸室并使其蒸發。多級閃蒸海水淡化裝置規模大,可成為大型海水淡化廠,與火電廠共建,利用火電廠余熱加熱海水,而水電站聯產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現行的大型海水淡化廠大多采用這種方法。
三、多價蒸發(ME)
將加熱的海水通過多個蒸發器串聯運行的蒸發過程。雖然主要與火力發電站共同運行,但規模一般在日產萬噸以下。它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多效分裂式,盛行于780年代,被稱為豎管蒸發(VTE)。操作溫度一般較高,頂溫100~120度,歐洲和亞洲一些火電廠使用。另一種是低溫多效蒸餾(LT-MED),頂溫在70度左右,比前者更有競爭力,是蒸餾法中Z節能的方法之一,國華黃驊電廠使用該技術。
四、壓力蒸汽蒸餾(VC)
將海水預熱后,進入蒸發器,在蒸發器內部分蒸發。產生的二次蒸汽被壓縮機壓縮而提高壓力后,導入蒸發器的加熱側。當蒸汽冷凝時,得到淡水,實現熱能的循環利用。用電或蒸汽驅動也是Z節能的淡化方法之一。但規模一般不大,多數為日產千噸級。
五、電滲析法(ED)
電滲析以電位差為推動力,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性透過性擺脫水中離子的淡化過程。電去離子(EDI)是電滲析與離子交換相結合的方法,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實現電滲析過程、離子交換鹽和離子交換連續再生過程。
六、冷凍法
也就是說,將海水凍結,在液體淡水變成固體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從理論上分析,它是Z有希望的淡化方法之一,但目前還沒有達到實用規模。我國海冰資源巨大,只是采集、溶解、冰水除鹽等工費、能耗及配套設施問題,需要進一步進行工程研究。人工冷卻法,從70年代起美國就開始著手研究,問題是制冷、凍結、冰晶輸送、清洗、融化以及制冷量回收等單位過程過多,效率不高,成本過大。